驻比利时大使曹忠明在《欧盟记者报》发表署名文章《携手应对严峻挑战,共同守护人类家园——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行动》
2022-11-12 19:40

2022年11月12日,驻比利时大使曹忠明在《欧盟记者报》发表署名文章《携手应对严峻挑战,共同守护人类家园——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行动》。全文如下:

今年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30周年。日前,各国代表齐聚埃及沙姆沙伊赫,隆重举行《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本次大会强调“共同落实”,聚焦发展中国家关心的损失与损害问题,旨在通过减排、适应性措施和融资来推动气候行动,为各方参与气候治理、采取共同行动、应对紧迫挑战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一直坚定不移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提出要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彰显了中国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坚定决心。

中国是气候治理的行动派。中国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是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是负责任大国的充分体现。为实现“双碳”目标愿景,我们已在国家层面建立起碳达峰碳中和领导机构,建立起了“1+N”政策体系,建立起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低碳发展,加快节能减排。2012年至2021年这十年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约34.4%,单位GDP能耗下降26.4%,相当于节约了14亿吨标准煤。同时,我们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多边进程,积极参与气候变化主要渠道谈判,为推动《巴黎协定》达成和实施作出历史性贡献。

中国是绿色奇迹的创造者。习近平主席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0年来,中国秉持人与自然共同体理念,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努力和牺牲,宁可经济增速放慢一点,也要保护环境。中国近10年为全球贡献了四分之一新增森林面积,建立了世界最大清洁煤电系统。中国持续开展荒漠化治理工作,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提前实现了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年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的目标。去过北京的朋友会发现,雾霾和风沙逐渐退去,蓝天白云的日子又回来了。

中国是绿色合作的实干家。中方积极推进低碳经济、生态环保和清洁能源等领域务实合作,已成为全球绿色低碳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作为全球第一大光伏产品制造国和光伏应用大国,中国为全球市场供应了超过70%的光伏组件。欧洲是中国光伏产品的第一大需求方,今年 1 至 8 月,欧盟国家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价值总计超过160 亿美元,中国为欧洲能源转型和实现碳中和做出重要贡献。中方真心实意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绿色发展、应对气变的能力。从非洲的气候遥感卫星,到东南亚的低碳示范区,再到小岛国的节能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关乎人类前途命运,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从1992年的《公约》到《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已走过了30年的不平凡历程。当前,尤其需要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挑战的能力,增进南北互信和行动合力。在这一过程中,要在已有多边共识基础上,增进互信,加强合作;要重信守诺,根据国情尽己所能,推动落实行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应认真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和应尽的国际义务;要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探索发展和保护相协同的新路径。

比利时高度重视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德克罗首相亲自率团出席COP27大会。当前,中比两国在应对气变上共识不断扩大,在清洁能源、循环经济、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领域拥有共同利益和广阔的合作前景。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多干实事,共同守护好地球家园;也愿同比方进一步挖掘合作潜力,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共同为人类应对气变和绿色发展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