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2日)
尊敬的比利时外交部甘齐秘书长,
尊敬的中国驻欧盟使团朱京临时代办,
各位使节,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首先,我谨代表中国驻比利时使馆,并以我个人名义,向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很荣幸受习近平主席委派,出任第十六任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到任一个多月以来,比联邦政府,特别是甘齐秘书长本人,为我抵比履职给予了积极支持。在此,我谨向比方表示衷心感谢。
抵比以来,我见到不少比利时和世界各国的新老朋友。有友人对我说:费大使,你来的时机很“微妙”。其实,和在座许多同事一样,作为一名“持节四方”的外交官,我们总是来得正是时候。为什么说正是时候呢?因为今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70年前,面对热战的惨痛浩劫和冷战的分裂对峙,“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中国等亚非国家的倡导支持下应运而生。7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坚持独立自主、拒绝选边站队的国家实现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进步所遵循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五项原则既具深远的历史意义,更具深刻的现实意义。70年后,人类再次面临热冲突、冷对抗多点广域爆发,气候变化、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全球性挑战不分国界。世界各国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分裂、对抗、冲突加剧。从东方到西方,从南方到北方,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世界各国团结携手应对困局,而不是选边站队、搞阵营对抗。
中比关系是不同政治制度、发展水平、历史文化国家间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典范。今年是习近平主席对比利时进行历史性国事访问十周年。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同比方一道,将中比关系提升为全方位友好合作伙伴关系。遥想过去,1961年,伊丽莎白王太后冲破意识形态藩篱,甚至是在争议声中实现对华“破冰之旅”,为十年后两国正式建交奠定基础。本世纪以来,阿尔贝二世国王、菲利普国王等多位比王室成员,以及历任比利时首相相继访华,习近平主席等多位中国国家领导人也应邀成功访比。
比利时是中国在欧盟内的重要贸易伙伴。中比之间平均每天货物贸易超1亿美元,每周七天都有直航航班。从现在到2025年底,比利时公民赴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可免签入境,比方也承诺将进一步便利中国人来比经商旅游。据我所知,数百位比利时朋友,特别是青少年朋友,近期将前往中国过暑假。来比旅游、经商、过境的中国人更是络绎不绝。旅比大熊猫星辉、好好积极响应中国“三孩政策”,在比诞下三个熊猫宝宝,深受当地民众和中国游客宠爱。中比两国农食产品贸易与合作也取得了新进展。
当然,就像所有国家一样,中比之间无法在所有问题上都意见完全一致。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连夫妻之间也会有意见不合的时候。人们说,“凡人皆犯错,唯贤方宽宥”。在我家里,我总是扮演“凡人”,而我夫人则是贤明的“女神”。所以说,差异并不可怕。差异反映出大自然、人类社会和世界各国的多样性。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多赞同多样性是福不是祸,是动力不是缺憾。多样性不应成为沟通的障碍,而应成为促进交流合作的正资产、原动力。十年前,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讲话时提到,“布鲁日”在弗拉芒语中是“桥”的意思。今年年初,习近平主席向往访的比利时首相德克罗再次指出,中欧之间需要架更多的“桥”。一个健康稳定的中比关系不仅有利于两国各自发展和人民福祉,更有利于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将为当今充满动荡和不确定的世界带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人们很自然会提出一个基础性的问题:“世界将向何处去?我们想往何处走?”沧海桑田,世事更迭,不变的是中国、比利时和世界各国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不懈追求,以及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行动。这就是我们对“世界将向何处去”这一世纪之问给出的答案。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古人说,“知易行难”。世间无易事,假如凡事都易如反掌,或许就不需要我们这些久经考验的驻外使节了。各位来宾今日莅临招待会,令我倍感荣幸。感谢各位对促进中比关系发展、共同建设美好世界作出的积极贡献。期待各位对中国使馆和我本人的工作继续给予大力支持、积极建言献策,推动中比关系取得更大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共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我也要特别感谢在比华人华侨、中资机构企业和留学人员为中比全方位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持续深入发展所做的不懈努力。你们的祖籍国、祖国和亲人们一直牵挂着你们。祝你们在比利时身体安康、生活幸福、事业兴旺!
布鲁塞尔的天气阴晴不定、多变难测,但我相信,只要牢记初心使命、把准前进方向,无论晴天还是雨天,我们一定都能携手前行,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我想以这杯中国黄酒,提议各位来宾共同举杯,
为中比两国的繁荣发展,
为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为各位来宾的身体健康,
干杯!